如何评价“市场竞争”: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价体系指标解读

  如何评价“市场竞争”: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

新评价体系指标解读

 
 
 

2023年5月1日,世界银行正式发布了营商环境新评价体系Business Ready(以下简称B-Ready,参见《B-Ready: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价体系初释》)。B-Ready评价体系与之前的“营商环境”(Doing Business,简称DB)评价体系有不少区别,一级指标中删减了“保护少数投资者”、增加了“市场竞争”,指标细化设置和评估方法也有所不同。“市场竞争”本文将新增的一级指标“市场竞争”为例,对新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指标设置和评价方法进行解读。

 
 

 

 

01

为什么要评价

“市场竞争”?

 

除衡量监管制度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之外,世界银行还希望从经济整体发展的角度,评估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是否有利于社会利益最大化。出于这一考虑,世界银行在B-Ready评价体系中增加了“市场竞争”类指标。

世界银行认为,市场竞争能够从三个方面提升经济与社会的整体效益。第一,市场竞争能够推动产业和企业提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产出更好产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给员工带来更高收入,从而全面激发经济增长活力。第二,市场竞争能够促进产品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并促使生产经营者开展成本控制、按照合理价格提供产品和服务。第三,市场动态调整有利于减轻收入不平等,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市场,低收入人群一方面能够受益于竞争带来的产品价格降低,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在中小企业找到工作机会。

 

 

02

“市场竞争”

具体评价什么?

 

B-Ready新评价体系的一大特色是指标细化分类,每项一级指标设置商业监管、公共服务和效率三个维度。“市场竞争”指标的设置也体现了这一特色。“市场竞争”的商业监管维度考查市场竞争以及促进技术创新的相关法规是否合理有效,公共服务维度考查政府在促进市场竞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情况,效率维度则考查法规制度实施效率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商业监管维度共75个指标,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市场竞争相关法规,主要考评政府是否对市场不合理竞争进行有效管制,具体评价内容包括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反不正当竞争法规、企业合并规制和执行力度。二是促进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相关法规,主要考评政府对自主创新的促进和保护,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许可和技术转让、创新成果信息公开并可以合理使用、高校与产业合作水平。三是政府招投标监管,主要考评政府招投标制度是否有利于充分市场竞争、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否获得竞争机会,具体评价内容包括投标准入和竞争、性价比、招投标过程公平性和透明度。

表1 市场竞争的商业监管

类别

指标数量(个)

1.1

市场竞争法规质量

25

1.1.1

国有企业管理体系

4

1.1.2

反不正当竞争(包括卡特尔、横向或纵向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

8

1.1.3

企业合并规制

8

1.1.4

执行力度

5

1.2

促进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法规质量

25

1.2.1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8

1.2.2

许可和技术转让

6

1.2.3

创新成果信息公开并可以合理使用

5

1.2.4

高校与产业合作

6

1.3

政府招投标监管质量

25

1.3.1

投标准入和竞争

7

1.3.2

性价比

8

1.3.3

招投标过程公平

5

1.3.4

透明度

5

合计

75

 

公共服务维度指标共54个,也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类是市场竞争监管的组织架构和工作质量,主要考查是否设立了独立的市场竞争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机构的工作能力和透明度。第二类是支持企业创新的公共服务供给,主要考查知识产权服务数字化水平、创新生态建设和支持创新的机构设立情况。第三类是电子采购服务质量,主要考查政府采购过程的数字化水平。

表2 市场竞争的公共服务

类别

指标数量(个)

2.1

市场竞争监管的组织架构和工作质量

18

2.1.1

组织架构

9

2.1.2

支持力度和透明度

9

2.2

促进企业创新的公共服务

18

2.2.1

知识产权服务数字化水平

5

2.2.2

创新生态建设

9

2.2.3

支持创新的相关机构组织架构

5

2.3

政府招投标监管质量

18

2.3.1

电子采购门户网站对公众开放并可以使用

4

2.3.2

采购文件对公众透明

5

2.3.3

政府采购程序数字化

9

合计

54

 

效率维度的9个指标同样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市场竞争法规的执行效率,主要考查企业合并规制能否落实、市场新陈代谢与竞争是否充分。第二类是促进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法规执行效率,主要考查企业产品和过程创新情况、企业研发活动和获得外国技术许可情况。第三类是政府采购相关法规执行效率,主要考查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所用时间、付款所用时间和逾期付款罚款、政府采购市场准入、选择政府供应商时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参与招投标时是否存在性别歧视。

表3 市场竞争的效率

类别

指标数量(个)

3.1

市场竞争法规执行效率

2

3.1.1

简化案例中企业合并规制执行情况

1

3.1.2

市场新陈代谢与竞争情况

1

3.2

促进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法规执行效率

2

3.2.1

企业产品和过程创新

1

3.2.2

企业研发活动和获得外国技术许可

1

3.3

政府采购法规执行效率

5

3.3.1

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所用时间

1

3.3.2

政府采购付款所用时间和逾期付款罚款

1

3.3.3

政府采购市场准入

1

3.3.4

选择政府供应商时是否存在性别歧视

1

3.3.5

参与招投标时是否存在性别歧视

1

合计

9

 

 

03

“市场竞争”

如何进行评价?

 

相比于已经宣布中止的DB评价体系,B-Ready新评价体系的另一重要创新是评价方式的变化。

首先,B-Ready体系中,细化指标的权重将不再平均分配,而是根据维度和类别进行分配,因此部分指标权重明显较高。每个维度所有指标的总分都是100分,维度下每个类别的权重相同,因此一个维度、一个类别中细化指标数量越多,单个细化指标权重越低。

具体到“市场竞争”一类指标,如商业监管维度下共有细化指标75个,分为三个类别,因此三个类别总分均为33.3;每个类别均为25个指标,因此每个指标分数为1.33分,实际权重为1/225(表4)。

表4 商业监管维度指标分数和权重

类别

指标数量(个)

分数

权重

1.1

市场竞争法规质量

25

33.3

1/9

1.1.1

国有企业管理体系

4

5.7

4/225

1.1.2

反不正当竞争(包括卡特尔、横向或纵向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

8

10.7

8/225

1.1.3

企业合并规制

8

10.7

8/225

1.1.4

执行力度

5

6.7

1/45

1.2

促进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法规质量

25

33.3

1/9

1.2.1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8

10.7

8/225

1.2.2

许可和技术转让

6

7.9

6/225

1.2.3

创新成果信息公开并可以合理使用

5

6.7

1/45

1.2.4

高校与产业合作

6

7.9

6/225

1.3

政府招投标监管质量

25

33.3

1/9

1.3.1

投标准入和竞争

7

9.3

7/225

1.3.2

性价比

8

10.7

8/225

1.3.3

招投标过程公平

5

6.7

1/45

1.3.4

透明度

5

6.7

1/45

合计

75

100

1/3

 

效率维度下只有细化指标9个,分为三个类别,因此三个类别总分均为33.3;第一、二个类别分别有2个指标,单个指标分数为16.7,实际权重1/18;第三个指标共有5个指标,单个指标分数为1/45(表5)。

表5 效率维度指标权重和分数

类别

指标数量(个)

分数

权重

3.1

市场竞争法规执行效率

2

33.3

1/9

3.1.1

简化案例中企业合并规制执行情况

1

16.7

1/18

3.1.2

市场新陈代谢与竞争情况

1

16.7

1/18

3.2

促进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法规执行效率

2

33.3

1/9

3.2.1

企业产品和过程创新

1

16.7

1/18

3.2.2

企业研发活动和获得外国技术许可

1

16.7

1/18

3.3

政府采购法规执行效率

5

33.3

1/9

3.3.1

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所用时间

1

6.7

1/45

3.3.2

政府采购付款所用时间和逾期付款罚款

1

6.7

1/45

3.3.3

政府采购市场准入

1

6.7

1/45

3.3.4

选择政府供应商时是否存在性别歧视

1

6.7

1/45

3.3.5

参与招投标时是否存在性别歧视

1

6.7

1/45

合计

9

100

1/3

 

其次,B-Ready新评价体系对数据收集方法进行了很大改进。之前的DB评价体系主要采用专家咨询法,以法律、行业等领域专家的看法和意见作为主要评价依据。B-Ready采用了专家咨询和企业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商业监管和公共服务维度的资料数据主要来自专家调查,效率维度依据企业调研结果进行评分,从而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政策落实效果和企业实际感受。

 

 

04

思考与启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经济基础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从“市场竞争”的指标设置和评价方法可以看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价体系也非常关注公平竞争和科技创新,并且更加重视政策法规落实情况、企业获得感满意度。因此,在营商环境创建工作中,应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坚持公平竞争等基本导向,打造良好创新生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B-Ready:世界银行营商

环境新评价体系初释

END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3年6月30日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