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五五”时期养老服务的多元趋势与融合方向
为适应老年人口结构特征和多样化需求,跟进经济环境变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建设要求下,养老服务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剖析老年群体特质和养老领域现状,在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观点的指引下提出“十五五”时期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五个新趋势及五大改革方向。
01
发展趋势
development trend
人口老龄化危机,有“危”也有“机”,但是更多的“危”在事业,更多的“机”在产业。养老服务作为准公共事务,既有公共属性也有消费属性,作为公共属性的养老服务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而作为消费属性的养老服务则是共同富裕的外在衍生。应清醒看到,当前养老服务消费属性不明显,养老事业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跟不上人口老龄化加深带来的需求增长和需求类别变化,且已投入资源的闲置问题严重。无论是从国际实践经验,还是国内应对老龄化的现实需求来看,有效激活市场资源,发展高品质养老产业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趋势。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养老服务列为三大重点消费领域之一,这充分说明养老服务业不只是事业,也是更大的产业,养老服务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而应包括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为目标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养老产业作为新的消费热潮,其独有的服务属性与市场属性耦合,能够双重弥合人口老龄化加速与经济转型期创新乏力的困境。养老服务产业是集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物资和技术支持,因此,它与上、下游产业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连锁效应。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房地产业、制药业、保险业、旅游业、教育业、娱乐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金,加速资金流转。当前部分地区亦通过发展养老产业为供给侧改革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产业空间,拉动社会服务消费和内需增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仅是宏观经济,就业市场中的个体也需要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来释放大量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增强劳动价值与增加劳动收入。
由于人口规模巨大的乘数效应,深度和重度老龄化社会将相继到来,需要将人口的现代化概念从人口红利向长寿红利延伸,灵活把握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机制,深入挖掘长寿红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潜力。如何把握老年人不同阶段的创新创造黄金期,形成有老年人参与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趋势,最重要一点就是尊重老年人的意愿。
尊重和满足老年人的意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是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前提。此外,要改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环境。社区应提供便捷、通用、安全以及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场所和活动空间,以便老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如老年教育。
我国的老年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亟需从娱乐型向赋能型转变:思想赋能——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赋能——强化主动健康;技能赋能——参与创新创业。要实现这一转型,培训计划应包括自我评估、职业技能、信息科技和创业知识等方面,帮助老年人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增加他们在全龄社会中的存在感和价值。
养老服务问题是一个涉及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责任主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养老服务业,转变传统的、单一的养老服务模式,不能就养老服务讲养老服务,而要从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高度来统筹协调推动,也就是老龄社会治理。
首先,老龄社会治理的主体既要多元化,又要系统组合在一起。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协作,既需要政府的覆盖和统筹,也需要企业、社会机构的配合和家庭、个人的参与。如政府在介入养老服务中,肩负着治理和管理的主要任务,需要制定相关的养老政策和法规,明确养老服务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和福利。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从这次机构改革方案的印发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将继续深耕从统筹协调角度推进老龄工作,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协同推进老龄工作体制的顶层设计与落地成效,以更好地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其次,是综合治理,以一个关键词形容就是“融合”,即通过资源整合,构建“养老共同体”。养老服务本质是对老年人全周期、全方位、全领域的生活与照护服务,要以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倡导对养老各项服务进行整合协同,包括事业与产业、居家与社区机构、医疗与康复、智慧养老与传统服务、市场社会及物业家政等。
最后,养老服务作为社会治理的形式之一,既要遵循制度先行,又要秉承上下互通。遵循制度先行要求在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明确责任、权利以及利益的界限,使得目标结果可控、可持续和可预见,并促进治理流程规范化,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和提升特色服务效益,化解养老服务问题和矛盾。
02
政策动态
policy dynamics
11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新时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有关举措。同日,民政部网站发布由24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聚焦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和产品用品研发应用、加强养老服务消费保障、打造安心放心养老服务消费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19条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有效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指出,在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方面,要求进一步扩大和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全面推进智慧型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持续推动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和探访关爱等服务;支持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社区照护服务,支持设立社区老年用品、康复辅助器具展示和配置服务(租赁)站点;持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支持护理型床位建设,增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加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品质养老机构;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项目,组建县域养老服务联合体,支持老年人消费品下乡。
在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方面,要求不断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探索建设“智慧养老院”,开发“养老服务电子地图”;持续发展“行业+”养老新业态,支持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有效拓宽“平台+”养老新渠道,鼓励平台企业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将每年10月确定为“养老服务消费促进月”。
在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和产品用品研发应用方面,要求增加养老服务设施有效供给,编制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稳步实施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项目,推动养老服务设施提质增效;推进养老服务设备更新,深化老年用品推广应用,持续发布老年用品推广目录;开展适老化改造,将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重点支持范围,抓紧制定出台一批适老化产品生产制造、安装、服务标准。
在加强养老服务消费保障方面,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对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严格落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政策和有关税费优惠政策,提升金融支持养老服务质效;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养老服务职业体系建设,实施养老护理员能力提升行动,支持养老服务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和职业资格评价;壮大养老服务经营主体,培育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养老服务龙头企业。
在打造安心放心养老服务消费环境方面,要求提升安全管理保障水平,加强养老机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强化入住机构老年人人身安全保障,严厉查处欺老虐老行为,开展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识骗防骗集中宣传活动;高效处理养老服务消费纠纷,严厉查处向老年人欺诈销售各类产品和服务的违法行为;加强养老服务标准支撑消费作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认证体系。
03
未来改革方向
Future reform direction